预警播报

主页 >> 专题活动 > 预警播报 > >> 宁波市知识产权协会7月预警信息

宁波市知识产权协会7月预警信息

点击:500 2025-08-13 16:11:31

(一)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1、外国企业对特定移动蜂窝通信设备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5年7月3日,韩国Pantech Corporation泛泰集团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移动蜂窝通信设备违反了美国337条款。
2、美国对铁钒合金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7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和南非的铁钒合金(Ferrovanadium)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和南非的铁钒合金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7月31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9月10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3、美国对碳酸钡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7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碳酸钡(Barium Carbonate)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的碳酸钡发起第四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7月31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9月10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4、美国对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7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的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7月31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9月10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5、美国对薄壁矩形钢管发起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7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的薄壁矩形钢管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对进口自中国的薄壁矩形钢管发起第三次反补贴日落复审立案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上述涉案产品发起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7月31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9月10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6、巴西对涉华热轧不锈钢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6月30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50号公告称,应巴西生产商Aperam Inox América do Sul S.A.于2024年10月31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热轧不锈钢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7月~2024年6月,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7月~2024年6月。涉案产品为厚度大于等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50.8毫米的热轧不锈钢板卷,涉及南共市税号7219.11.00、 7219.12.00、7219.13.00、7219.14.00、7219.21.00、7219.22.00、7219.23.00、7219.24.00、7220.11.00、7220.12.20和7220.12.90项下的产品。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7、巴西对华装饰纸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6月30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51号公告称,应巴西生产商于2024年10月31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装饰纸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7月~2024年6月,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7月~2024年6月。涉案产品为无涂层、非印刷、未浸渍,宽度大于等于125厘米,克重介于50~150克/平方米的装饰纸卷,涉及南共市税号4805.91.00项下的产品。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8、欧亚经济联盟对涉华铝带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6月30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发布第2025/444/AD28R2号公告称,应欧亚经济联盟行业协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和阿塞拜疆的铝带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本案涉及欧亚经济联盟税号7606 11 910 0、7606 12 200 3、7606 12 200 8、7606 12 920 3和7606 12 920 8项下的产品。
9、印度对华4-溴甲基-2’-氰基联苯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6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印度生产商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4-溴甲基-2’-氰基联苯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29269000、29339990、29332990、29420090和29152990项下的产品。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12个月),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以及倾销调查期。
10、印度对涉华数字胶印印版征收反补贴税
         2025年6月27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第05/2025-Customs(ADD)号通报称,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5年3月28日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数字胶印印版作出的反补贴终裁建议以及2025年6月12日和2025年6月26日作出的反补贴终裁修改建议,决定自通报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征收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8442.50、3701.3000、3704.0090、3705.0000、7606.1190、7606.9190和7606.9290项下的产品,用于特殊材料(例如信用卡,安全卡等)及非纸上印刷的无水胶印CTP版不在本案征税范围。鉴于印度已经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数字胶印印版[参见2024年12月26日印度财政部第28/2024-Customs(ADD)通报]征收了反倾销税。
11、美国对中国产三合一儿童椅实施召回
         2025年6月26日,美国CPSC宣布对中国产三合一儿童椅实施召回。
         此次召回的产品为Peg Perego Tatamia三合一儿童椅。产品可以转换成躺椅、高脚椅、无动力婴儿秋千,灰色,型号为IMTATANA01BL73。
         产品不符合婴儿睡眠产品规则和婴儿安全睡眠法案,倾斜角度大于10度,存在窒息风险。此外,产品也不符合强制性警告要求。
         此次召回的产品于2022年11月-2025年1月在美国销售,售出约950件,售价约为450美元。
         截至目前,未有事故和人员伤亡报告。
         CPSC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联系Peg Perego以获得全额退款。
12、日本对华石墨电极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3日,日本财政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石墨电极(日文:黒鉛電極)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自即日起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税率均为95.2%,措施有效期至2030年7月2日。涉案产品的日本税号为8545.11。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不适用上述反倾销税。
13、越南对涉华味精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2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1914⁄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味精(MSG)作出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其中,中国为3,396,156~6,385,289越南盾/吨、印尼为5,289,439越南盾/吨。措施自2025年7月23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30年7月22日。涉案产品的越南税号为2922.42.20。
14、美国对木制橱柜和浴室柜及其零部件作出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木制橱柜和浴室柜及其零部件作出第一次反补贴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本案的反补贴税,将导致中国涉案产品的补贴以13.33%—293.45%的税率继续或再度发生。2025年7月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木制橱柜和浴室柜及其零部件作出第一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将会导致中国涉案产品以262.18%的倾销幅度继续或再度发生。
15、美国对炉用小口径石墨电极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炉用小口径石墨电极作出第三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将会导致中国涉案产品以159.64%的倾销幅度继续或再度发生。
16、美国ITC发布对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调查编码:337-TA-1400)作出337部分终裁:如果本案存在侵权,建议救济措施为对经由列名被告中国广东Arashi Vision Inc., d/b/a Insta360, of Shenzhen, China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Arashi Vision (U.S.) LLC, d/b/a Insta360, of Irvine, CA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对列名被告美国Arashi Vision (U.S.) LLC, d/b/a Insta360, of Irvine, CA发布禁止令;就建议救济措施向公众和利益相关的政府机构征求意见,书面材料不晚于8月11日提交。
17、美国ITC发布对纳米层压合金涂层金属零件及其下游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纳米层压合金涂层金属零件及其下游产品(调查编码:337-TA-1431)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0日作出的初裁(No.18)不予复审,即更正三家列名被告的名称,分别为中国浙江Zhejiang Fitting Machinery Co., Ltd.of Zhejiang, China浙江飞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前Zhejiang Unifull Industrial Fibre Co., Ltd.)、中国江苏Jiangsu DVP Hi Pressure Technology Co., Ltd.of Jiangsu, China江苏迪威高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Shanghai Overseas Enterprises Co., Ltd. of Shanghai, China上海沃福斯实业有限公司;中国江苏Kunshan Huizong Machine Co. of Jiangsu, China不再是列名被告。
18、美国ITC发布对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复合中型散装容器(调查编码:337-TA-1434)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3日作出的初裁(No.12)不予复审,即增加对列名被告中国山东Shandong Jinshan Jieyuan Container Co., Ltd. of China山东金山捷远容器有限公司、中国上海Shanghai Sakur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d/b/a Shanghai Yinghu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f China上海樱花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关于美国注册专利号8,708,150第1-3、5项申诉的调查;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7日作出的初裁(No.13)不予复审,即列名被告中国河北Hebei Shijiheng Plastics, Co., Ltd. of China河北世纪恒泰富塑业有限公司为缺席被告。
19、美国ITC正式对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II)启动337调查
         2025年7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II)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55)。
20、美国作出钨珠双反终裁
         2025年7月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钨珠(Tungsten Shot)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201.32%。同时,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钨珠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Luoyang Combat Tungsten & Molybdenum Materials Co., Ltd.、洛阳弘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Luoyang Hypersolid Metal Tech Co., Ltd.)、牡丹江北方合金工具有限公司(Mudanjiang North Alloy Tools Co., Ltd.)、陕西鑫恒稀有金属有限公司(Shaanxi Xinheng Rare Metal Co., Ltd.)、西安难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Xi’an Refractory& Precise Metals Co., Ltd.)、Zhuzhou Oston Carbide Co., Ltd.和ZhuZhou Tungsten Man Materials Co., Ltd.补贴率均为292.84%,株洲科杰新材料有限公司(Zhuzhou KJ Super Materials Co., Ltd.)和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补贴率为55.64%。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9306.29.0000项下产品。
21、秘鲁对华盘条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8日,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倾销、补贴和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委员会在官方日报《秘鲁人报》(El Peruano)发布第092-2025/CDB-INDECOPI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盘条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64.6美元/吨的临时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四个月。涉案产品为直径介于5.5~16毫米、表面和横截面光滑的低碳和高碳非合金盘条,涉及秘鲁税号7213.20.00.00、7213.91.10.00、7213.91.90.00 和7213.99.00.00项下的产品。
22、美国ITC发布对人工耳蜗系统及其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人工耳蜗系统及其组件(调查编码:337-TA-1418)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2日作出的初裁(No.20)不予复审,即基于和解终止本案调查。
23、马来西亚对涉华镀锌板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4日,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镀锌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决定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不超过120天的临时反倾销税,分别为中国3.86%-26.80%、韩国8.97%-31.47%、越南11.41%-57.90%。该措施自2025年7月7日起生效。本案终裁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1月3日作出。
24、越南对涉华热轧板卷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4日,越南工贸部签署第1959⁄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23.10%~27.83%的反倾销税,措施自2025年7月6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对印度涉案产品作出否定性终裁,决定不对印度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并终止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越南工贸部签署第1958⁄QD-BCT号公告,不接受中国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本案涉及越南税号7208.25.00、7208.26.00、7208.27.19、7208.27.99、7208.36.00、7208.37.00、7208.38.00、7208.39.20、7208.39.40、7208.39.90、7208.51.00、7208.52.00、7208.53.00、7208.54.90、7208.90.90、7211.14.15、7211.14.16、7211.14.19、7211.19.13、7211.19.19、7211.90.12、7211.90.19、7225.30.90、7225.40.90、7225.99.90、7226.91.10、7226.91.90项下的产品。
25、巴西对华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4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5年第744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1.25-1.77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征税详情见附表。涉案产品为65和70系列汽车轮胎,轮辋尺寸为13英寸和14英寸,轮胎宽度为165毫米、175毫米和185毫米,涉及南共市税号4011.10.00项下的产品。本决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6、澳大利亚对华轻型钢螺柱和轨道发起双反调查
         2025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53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Rondo Building Services Pty Lt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轻型钢螺柱和轨道(Light Gauge Steel Stud and Track)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7216.61.00.57、7216.69.00.58、7308.90.00.52、7308.90.00.53、7308.90.00.55、7308.90.00.56。本案的调查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损害调查期自2021年4月1日起。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0月20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12月2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27、欧盟对涉华硅铁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Euroalliages于2025年3月28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硅铁(Ferro-silicon)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和对欧盟国内产业构成的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7202 21 00、7202 29 10 和7202 29 90。本次日落复审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
28、欧盟对华氯化胆碱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山东奥克特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Shandong Aocter Feed Additives Co., Ltd.)临时反倾销税为120.8%、山东丰银饲料科技有限公司(Shandong FY Feed Technology Co., Ltd.)和山东银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andong Yin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临时反倾销税均为95.4%、其他合作企业(详见原文附件I)临时反倾销税为99.8%、其他企业临时反倾销税为120.8%。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923 10 00、ex 2309 90 31、ex 2309 90 96、ex 2106和3824 99 96。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次日起5个自然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15个自然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
29、印度尼西亚扩大对进口棉织物保障措施涉案产品范围
         2025年7月16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印尼代表团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称。应印尼纺织协会于2025年7月1提交的申请,印尼保障措施委员会(KPPI)将进口棉织物保障措施案的涉案产品印尼税号增加4个,即5208.51.10、5209.59.10、5212.15.10和5212.25.10。
30、澳大利亚延期发布对华盘条反规避调查基本事实报告和终裁建议
         2025年7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68号公告称,延期发布对进口自中国盘条反规避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和终裁建议。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7月21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10月1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31、澳大利亚延期发布对华铝型材双反日落复审基本事实报告和终裁建议
         2025年7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67号公告称,延期发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和终裁建议。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7月21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9月15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32、欧盟对华多层木地板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多层木地板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吉林新合木业有限责任公司(Jilin Newco Wood Industries Co., Ltd.)和Jilin Forest Industry New Jinqiao Songlin Flooring Co., Ltd.反倾销税均为32.1%、大连千秋木业有限公司(Dalian Qianqiu Wooden Product Co., Ltd.)、抚松地王木业有限公司(Fusong Diwang Wooden Product Co., Ltd.)、抚松金隆木业集团有限公司(Fusong Jinlong Wooden Group Co., Ltd.)、抚松金秋木业有限公司(Fusong Jinqiu Wooden Product Co., Ltd.)、抚松千秋木业有限公司(Fusong Qianqiu Wooden Product Co., Ltd.)反倾销税均为36.1%、珲春兴家地板有限责任公司(Hunchun Xingjia Wooden Flooring Inc)和长春德林木业有限公司(Changchun Delin Wooden Floors Inc.)反倾销税均为21.3%、其他合作企业(详见原文附件)反倾销税为28.0%、其他公司反倾销税为36.1%。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4418 75 0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
33、美国ITC发布对聚偏二氟乙烯树脂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调查编码:337-TA-1439)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23日作出的初裁(No.9)不予复审,即基于申请方提出的补充申请,对列名被告中国浙江Zhejiang Fluorine Chemical New Material Co. Ltd., Shaoxing, China浙江孚诺林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湖北Hubei Fluorine New Materials Co., Ltd., Qianjiang, China的调查新增美国注册专利号8337725第8和9项申诉。
34、美国作出浮法玻璃制品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浮法玻璃制品(Float Glass Products)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246.68%(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246.66%)、中国全国统一税率为311.81%(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311.79%);马来西亚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8.55%-850.42%(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8.55%-846.42%)。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7005.10.8000、7005.21.1010、7005.21.1030、7005.21.2000、7005.29.1810、7005.29.1850、7005.29.2500、7007.29.0000、7008.00.0000、7009.91.5010、7009.91.5095和7009.92.5010项下产品。
35、美国作出赤藓糖醇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1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赤藓糖醇(Erythritol)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371.62%(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371.53%)、中国全国统一税率为450.64%(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450.64%)。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905.49.4000项下产品。
36、新西兰对华罐装桃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5年7月14日,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MBIE)发布公告称,应新西兰企业于2024年12月2日提出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总重不超过5千克的罐装桃(Preserved Peaches)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为20087009。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37、欧盟对华赖氨酸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赖氨酸(Lysine)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定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Jilin Meihua Amino Acid Co., Ltd.)、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Xinjiang Meihua Amino Acid Co., Ltd.)反倾销税为47.7%、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eilongjiang Eppen Biotech Co., Ltd.)反倾销税为58.2%、其他合作企业(详见原文附件)反倾销税为53.1%、其他公司反倾销税为58.2%。涉案产品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309 90 31、ex 2309 90 96和2922 41 00(TARIC编码为2309903151、2309903159、2309903161、2309903169、2309909651、2309909659、2309909661和2309903169)。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公告自发布次日起生效。
38、美国ITC发布对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调查编码:337-TA-1400)作出337部分终裁:如果本案存在侵权,建议救济措施为对经由列名被告中国广东Arashi Vision Inc., d/b/a Insta360, of Shenzhen, China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Arashi Vision (U.S.) LLC, d/b/a Insta360, of Irvine, CA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对列名被告美国Arashi Vision (U.S.) LLC, d/b/a Insta360, of Irvine, CA发布禁止令;就建议救济措施向公众和利益相关的政府机构征求意见,书面材料不晚于8月11日提交。
39、澳大利亚对华聚氯乙烯扁平电缆发起双反复审调查
         2025年7月8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61号公告称,应中国出口商东莞市民兴电缆有限公司提交的申请,对其出口至澳大利亚的聚氯乙烯扁平电缆(PVC Flat Electrical Cable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复审调查,审查与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有关的可变因素是否应进行变更。本案的调查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8544.49.20.41。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0月26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12月10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40、美国作出活性阳极材料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活性阳极材料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申请单独税率的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93.50%(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93.50%,具体税率详见下表)、中国全国统一税率为102.72%(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102.72%)。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504.10.5000和3801.10.5000项下产品。
41、土耳其发布涉华聚酯纱线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聚酯纱线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2月3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5402.33。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2、土耳其发布对涉华聚乙烯、聚丙烯制防水油布以及聚合塑料类产品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和越南的聚乙烯、聚丙烯制防水油布以及聚合塑料类产品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5月6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3921.90.60.00.11、3921.90.60.00.13和3926.90.97.90.18。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3、土耳其发布涉华聚酯合成长丝纱线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聚酯合成长丝纱线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1月9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5402.47。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4、土耳其发布涉华合成长纤维织物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合成长纤维织物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1月28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54.07。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5、土耳其发布对华门锁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圆柱门锁、冷藏装置门锁及门锁配件(不包括机电锁、电磁锁和全电子锁)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3月27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8301.40.11.00.00、8301.40.19.00.11、8301.40.19.00.19、8301.60.00.00.11、8301.60.00.00.1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6、土耳其发布对华家用电动厨房器具用的刀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电动厨房器具用的刀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3月24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8208.30.00.00.00。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7、土耳其发布对华焊接机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净重小于等于13公斤的焊接机(配件除外)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5月22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8515.3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8、土耳其发布对华耕作机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耕作机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5月28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8432.29.90.00.1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9、土耳其发布对华非织造布产品和人造革反倾销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5号公告称,原产于中国的非织造布产品和人造革的反倾销措施将于2026年5月28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不晚于到期之日前3个月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及证据材料。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5603.14和3921.13。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50、欧亚经济联盟对华火花塞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7月15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内部市场保护司发布第2025/445/AD41号公告称,应欧亚经济联盟企业申请,依据欧亚经济委员会2025年第7号令,对原产于中国的火花塞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欧亚经济联盟税号为8511 10 000 1和8511 10 000 9。
51、美国作出六胺双反终裁
         2025年7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六胺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405.19%(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394.65%);同时,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六胺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Changzhou Highassay Chemical Co.、中蓝国际化工有限公司(China Bluestar 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 Ltd.)、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Fengchen Group Co., Ltd.)、呼图壁县锐源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Hutubi Ruiyuantong Chemicals Co., Ltd.)、江苏国泰国绵贸易有限公司(Jiangsu Guotai Guomian Trading)、焦作市润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Jiaozuo Runhua Chemical Industry Co.)、青岛三凯化工有限公司(Qingdao Sun Chemical Corp. Ltd.)、Runhua Chemical Industry、山东奥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Shandong Aojin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补贴率均为420.73%,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补贴率为420.73%。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933.69.5000项下产品。
         52、美国ITC发布对用于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液体冷却器及其零部件、用于控制该液体冷却器的装置以及包含该液体冷却器在内的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用于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液体冷却器及其零部件、用于控制该液体冷却器的装置以及包含该液体冷却器在内的产品(调查编码:337-TA-1394)作出337部分终裁:通过复审和新增发现确认,本案存在侵权,并对经由本案所有列名被告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对列名被告美国SilverStone Technology, Inc. of Chino, CA发布禁止令,本案调查终止。
53、外国企业对特定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5年7月24日,瑞士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美国Iron Mountains, LLC, 荷兰Nuna International B.V.、荷兰Nuna Baby Essentials, Inc.、美国Joie International Co., Ltd.、美国Joie Children’s Products, Inc.、美国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车用儿童安全座椅(Certain Child Car Seats)违反了美国337条款。
54、土耳其对涉华聚丙烯薄膜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23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9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埃及和俄罗斯的聚丙烯薄膜(BOPP film)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以到岸价(CIF)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企业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Suqian Gettel Plastic Industry Co., Ltd.)为51.70%、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Fulai New Materials Co., Ltd.)为16.76%、中国其他企业为62.94%,埃及为12.85%~42.62%,俄罗斯为47.14%。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3920.20.21.00.19。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
55、土耳其对华电子挂钟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22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第2025/16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子挂钟作出反倾销第四次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以到岸价(CIF)对涉案产品征收23%的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涉案产品的土耳其税号为9105.21.00.00.00。
56、日本对华冷轧不锈钢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7月22日,日本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应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日本冶金工业株式会社、NAS钢带株式会社、日本金属株式会社于2025年5月12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冷轧不锈钢板卷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日本税号为7219.31、7219.32、7219.33、7219.34、7219.35、7219.90、7220.20及7220.90。
57、欧盟对华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7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Interfloat Group, i.e.、Interfloat Corporation 和GMB Glasmanufaktur Brandenburg GmbH于2025年4月18日和19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玻璃(Solar Glass)发起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和补贴对欧盟国内产业构成的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涉案产品的欧盟CN编码为ex7007 19 80(TARIC 编码为700719 80 12、7007 19 80 18、7007 19 80 80和7007 19 80 85)。本次日落复审调查期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调查期结束。
58、巴西对华聚酯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21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58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但不建议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继续进行调查,并将本案作出终裁时限延长至自立案起18个月内。本案涉及南共市税号5402.33.10、5402.33.20和5402.33.90项下的产品。
59、巴西对涉华聚醚多元醇启动公共利益评估程序
         2025年7月18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发布2025年第56号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和美国的分子量在300至4500克/摩尔之间且纯度不低于90%的聚醚多元醇(包括浓度不低于90%的聚醚多元醇混合物)反倾销措施启动公共利益评估程序。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3907.29.39。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60、印度继续对华苯胺征收反倾销税
         2025年7月18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第25/2025-Customs(ADD)号通报称,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5年4月22日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苯胺(Aniline)作出的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建议,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具体如下:涉案生产商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imited)为36.90美元/吨,其他中国生产商为121.79美元/吨。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292141项下的产品。措施自本通报发布于官方公报之日起生效。
61、欧盟对华熔融氧化铝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熔融氧化铝(Fused Alumina)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重庆市赛特刚玉有限公司(Chongqing Saite Corundum Co., Ltd.)临时反倾销税为125.2%、洛阳润宝研磨材料有限公司(Luoyang Runbao Abrasives Co., Ltd.)临时反倾销税为111.9%、其他合作企业(详见原文附件I)临时反倾销税为118.8%、其他企业临时反倾销税为136.3%。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2818 10 11、2818 10 19、ex 2818 10 91和2818 10 99(TARIC编码为2818 10 91 20和2818 10 91 9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次日起5个自然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15个自然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
62、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刹车鼓双反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7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和土耳其的刹车鼓(Brake Drum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认定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基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对上述涉案产品颁布反倾销和反补贴征税令。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8708.30.5020和8708.30.5090项下产品。
63、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低速载人车辆双反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7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Low-Speed Personal Transportation Vehicle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认定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基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对上述涉案产品颁布反倾销和反补贴征税令。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8703.10.5030项下产品。
64、澳大利亚发布对涉华精密钢管双反措施即将到期公告
         2025年7月28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52号公告称,进口自中国和韩国的精密钢管的反倾销措施以及进口自中国精密钢管的反补贴措施将于2026年9月28日到期。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9月26日前提交日落复审调查申请,若在上述期限之前未收到申请,对涉案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将于到期后终止。
65、欧盟对涉华环氧树脂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泰国2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环氧树脂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定江苏三木集团有限公司(Jiangsu Sanmu Group Co., Ltd.)反倾销税为17.3%,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Sinochem Group):江苏瑞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Jiangsu Rui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Nantong Xingchen Synthetic Material Co., Ltd.)、江苏扬农锦湖化工有限公司(Jiangsu Kumho Yangnong Chemical Co., Ltd.)反倾销税均为33.0%,其他合作企业(详见原文附件)反倾销税为23.0%、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反倾销税为33.0%;泰国生产商/出口商反倾销税为29.9%;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商/出口商反倾销税为10.8%—11.0%。同时,终止对原产于韩国涉案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910 90 00、ex 3824 99 92、ex 3824 99 93和ex 3907 30 00(TARIC编码为2910 90 00 05、3824 99 92 96、3824 99 93 10、3907 30 00 05、3907 30 00 20和3907 30 00 8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
66、巴西对华无缝碳钢管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5年第773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外径尺寸大于等于5英寸(141.3毫米)且小于等于14英寸(355.6毫米)的无缝碳钢管作出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778.99-835.47美元/吨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征税详情见附表。涉案产品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涉及南共市税号7304.19.00项下的产品。本决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67、巴西对华邻苯二甲酸酐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5年第763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邻苯二甲酸酐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税额为62.65—773.79美元/吨。该措施不适用于1公斤以下包装的邻苯二甲酸酐。涉及南共市税号2917.35.00项下的产品。本决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68、欧盟对华有机涂层板作出第二次双反日落复审终
         2025年7月2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有机涂层板作出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及补贴对欧盟产业的损害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因此决定继续维持对中国涉案产品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中国涉案企业反倾销税率为0—26.1%、反补贴税率为13.7%—44.7%,具体税率详见下表。涉案产品的欧盟CN编码为ex 7210 70 80、ex 7212 40 80、ex 7225 99 00、ex 7226 99 70(TARIC 编码为7210 70 8011、7210 70 8091、7212 40 80 01、7212 40 80 21、7212 40 80 91、7225 99 00 11、7225 99 00 91、7226 99 70 11和7226 99 70 91)。本次日落复审倾销和损害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分析期为2020年1月1日至倾销和损害调查期结束。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
         69、美国ITC发布对用于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液体冷却器及其零部件、用于控制该液体冷却器的装置以及包含该液体冷却器在内的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用于计算机电子元件的液体冷却器及其零部件、用于控制该液体冷却器的装置以及包含该液体冷却器在内的产品(调查编码:337-TA-1394)作出337部分终裁:通过复审和新增发现确认,本案存在侵权,并对经由本案所有列名被告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对列名被告美国SilverStone Technology, Inc. of Chino, CA发布禁止令,本案调查终止。
70、外国企业对特定车用儿童安全座椅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5年7月24日,瑞士Wonderland Switzerland AG、美国Iron Mountains, LLC, 荷兰Nuna International B.V.、荷兰Nuna Baby Essentials, Inc.、美国Joie International Co., Ltd.、美国Joie Children’s Products, Inc.、美国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车用儿童安全座椅(Certain Child Car Seats)违反了美国337条款。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关税影响下 美国亚马逊中国商品的涨价速度已超通胀率
         分析公司DataWeave对1400种不同产品的分析显示,美国亚马逊网站上销售的中国制造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已超过美国整体通胀率,表明关税开始冲击美国消费者。
         路透社报道称,1月至6月中旬,亚马逊售美1400余种中国商品的中位数价格上涨2.6%,超过美国截至5月的核心商品通胀率,且5月起涨价加速,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正影响消费者。
         报道指出,美国联邦数据与DataWeave的研究均表明,随着关税对价格的压力显现,过去数月商品成本呈上升趋势。
2、孟加拉央行新规解析:银行不再“兜底”付款,中国出口企业须警惕风险
        据TBS NEWS报道,孟加拉银行(BB)6月24日发布通知,明确商业银行在通过销售或采购合同进行的进口业务中,无需承担付款相关的财务责任。这意味着银行仅是处理付款流程的执行者,付款的资金和最终责任完全落在进口商(孟加拉买家)身上。
这项政策显著提升了中国出口企业向孟加拉出口的收汇风险,切不可掉以轻心。
1.最根本风险:银行付款保证消失
风险本质:
         成功收款的决定性因素不再是银行的信用和付款承诺,而是孟加拉进口商自身的支付能力和诚信。
潜在危机:
         (1)货物发出后买方无力支付/破产:即使单据完全合规,银行也无责任代付。
         (2)进口商资金链断裂:如买方资金未及时到位,银行直接拒付。
         (3)进口商恶意拖延/挑剔单据:寻找不符点以拖延支付甚至拒绝付款,即使单据实际无误。
         (4)孟加拉外汇管制风险:央行政策变化可能导致进口商无法获批购汇支付。
2.交易意愿波动:短期提振,长期存疑
         利好可能:
         政策短期内或刺激更多银行开立此类LC,方便一些中孟客户使用该类合同流程,交易机会增多。
潜在瓶颈:
         (1)银行缺乏动力:新规虽免除责任,但银行仍认为这类业务“无利可图”,开放程度存疑。
         (2)买方信用门槛:银行可能更谨慎地挑选财务实力强的进口商才愿开证,导致部分孟加拉买家难以获得开证支持。
         (3)中国企业的避险心态:风险大增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商不愿接受此类支付方式。
3.合同谈判格局变化:中国卖方议价能力面临挑战
         进口商可能诉求:
         凭借“更快开证”、“更灵活条款”等优势(虽然风险转移给了卖方),要求更低价格或更宽松的贸易条件。
中国出口商应对:
         务必保持清醒认识,不能以牺牲收汇安全换取订单。必须将“银行担保缺失”带来的风险纳入定价和商务谈判考量。
3、全球稳定币布局提速 合规应用需推动有效监管
         近期,在政策试点与企业布局的共同推动下,全球稳定币商业化进程明显提速,引发业界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纷纷发声,认为虽然科技引领的金融业变革是大势所趋,但对于稳定币的应用,强调必须在央行支撑、监管部门不断完善规则和避免引发市场震荡的前提下逐步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在关注即将到来的稳定币热潮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风险规避,适度有效的监管很有必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在亚太地区兴起的数字货币支付等新现象具有巨大潜力。数字支付让跨境支付和普惠金融成为现实,代币化、区块链等技术也给金融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李波表示,全球金融体系在支持贸易投资和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的技术会带来变化和机遇,这对全球货币体系非常重要。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都在踊跃实践。公共部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等方面的实践,私营部门进行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方面的实践。
         不过,李波同时表示,稳定币的发展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对稳定币实施有效的监管。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关于稳定币的实践探索和监管尝试,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且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达成更多共识。
         国际清算银行的年度经济报告说,稳定币具有三大缺陷:一是缺乏像央行货币那样的国家信用背书;二是缺乏针对非法使用的足够的防范措施;三是没有生成贷款的资金灵活性。
         由于稳定币在数字货币领域具有更“锚定”传统货币的特殊性,业界认为相关监管应形成更加系统化的保障规则。
          4、美国将对越南征收20%关税,经越南转口商品征40%!对中国纺织业将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已经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当日,彭博社报道指出,在7月9日关税缓征期即将到期之前,美国官员目前正同亚洲和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深入谈判,以推动达成新的协议。彭博社认为,首个协议已经出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宣布了和越南达成的“分层关税协议”。他发文中称,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而任何被视为“通过越南转运的商品”都将被征收40%的关税。报道称,此举将打击那些含有中国或其他国家零部件、经越南转运或仅经过简单组装便出口至美国的产品,这种做法效仿了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现有贸易协定中的相关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还称,美国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将不征收任何关税。
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威胁,对越南经济而言,无疑是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此次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越南同意美国对其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并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虽然看似做出了较大让步,但或许也是在权衡利弊后的无奈之举。越南希望通过这样的妥协,避免更高额关税对本国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同时也期望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吸引更多美国投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美国有许多品牌在越南都有生产合作伙伴,包括苹果公司和耐克公司等。这些供应商通常自中国进口材料与零部件,然后在越南完成最终组装。如果越南商品因关税价格上涨,这些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可能会选择提高产品售价,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或者企业可能会减少在越南的生产规模,这又可能影响到相关产业链上美国企业的利益,比如一些为这些品牌提供原材料的美国企业订单会减少。
         中国纺织业作为全球纺织领域的“领头羊”,一直以来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世界纺织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美越贸易协议的达成,无疑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服装约95%为进口产品,其中中国产品约占30%,越南占13%。随着越南输美商品被征收20%关税,部分美国采购商可能会出于成本考量,将原本在中国的订单进一步向越南转移。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因成本等因素将产能迁至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如今越南为应对美国关税,可能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纺织相关产业入驻,这对中国纺织业的产能外迁压力无疑是雪上加霜。例如,一些以出口美国市场为主的中低端服装生产企业,其产品利润空间本就有限,在越南可能因协议获得相对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更容易失去订单,甚至面临减产、停产的困境。
         转口贸易受限:灰色地带的封堵。美国一直指责越南存在大量中国商品转口至美国以逃避高额关税的现象,并在此次协议中针对“转口贸易”设置了高达40%的关税。虽然目前对于“转口贸易”的具体定义和执行细节尚未完全明晰,但这一举措无疑会对中国纺织业通过越南进行转口贸易的企业造成冲击。
         此前,部分中国纺织企业为规避美国对中国纺织品的关税,选择在越南进行简单加工或中转,再出口至美国。随着美越协议的实施,这种操作模式面临更高的成本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一旦被认定为转口贸易,企业将承担高昂的关税成本,这可能迫使企业放弃这种贸易途径,重新规划出口路线和市场布局。
          内需机遇:国产替代与市场深耕。尽管美越贸易协议给中国纺织业出口带来挑战,但也从侧面为国内市场带来了一定机遇。由于美国对进口纺织品加征关税,一旦确定对中国产品继续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也将会对美国进口产品出台反制措施,部分依赖进口高端纺织材料的企业,其进口产品性价比下降,这为国产高端纺织品提供了替代空间。近年来,中国碳纤维市场国产替代趋势明显,疫情期间进口难度增加以及国外限制出口,反而促使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
         中国纺织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加大在国内市场的深耕力度,加强与国内服装品牌等下游企业的合作,针对国内消费者需求,开发更多个性化、高品质的纺织产品。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国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企业可以通过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提高国内市场份额,降低对单一美国出口市场的依赖。
         美越两国签订的贸易协议,不仅仅是关税调整那么简单。它是一场错综复杂的经济博弈,涉及多方利益。美国能否通过这项协议减少贸易逆差、振兴本土产业?越南能否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全球贸易格局是否会因此陷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纺织业能否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5、二季度对美进出口降20.8%,海关总署:中美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
         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下降7.7%。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到了20.8%。
          近期,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
         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既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是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两国企业创新协同与民众福祉提升的现实需要。
6、美“232调查”再出招,铜关税50%引爆市场
        美国总统再次挥动关税大棒,将矛头指向铜等关键原材料。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总统宣布计划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的新关税,尽管未透露具体生效时间,但市场已闻风而动。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随后暗示,新关税可能于7月底或8月1日实施,花旗分析师也预计税率将在数周内确认并30日内生效。
         这一消息立即在金属市场引发巨震。纽约铜期货价格单日飙升13%,创下近56年来的最大涨幅,达到每磅5.69美元。铜价甚至出现纽约较伦敦溢价高达25%的“前所未有”现象。分析人士警告,此举可能是“2025年铜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引发市场对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的抢购潮。铜作为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工业设备的关键材料,其价格波动将波及众多行业。
         美国总统政府此番行动源于今年2月25日发起的针对进口铜的“232调查”。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该调查以“国家安全”为由,评估铜进口对美国国防、经济和工业韧性的影响。白宫文件指出,美国对进口铜的依赖增加,而自身冶炼和精炼能力不足,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然而,中国商务部官员已明确指出,美方此举是“以国家安全为名实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并强调世贸组织早前已裁定美232关税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法律专家提醒,相比“对等关税”,更需警惕以国家安全为名的“232调查”。这类调查不仅针对产品本身,还可能无限延伸至其衍生品,范围极广。此前,美国已将钢铁关税扩展至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律师管健指出,这类调查的难点在于其宽泛性,且“国家安全”理由在法律程序中往往难以撼动。目前,美国除铜外,对药品、半导体、木材、航空航天、芯片和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此次铜关税预计将于8月前后实施,恰逢美国计划对包括欧盟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窗口期。特朗普此前致函14个贸易伙伴,宣布自8月1日起征收25%至40%的关税,并暗示将在9日继续发送更多信函,欧盟也在其目标之列。尽管欧盟正寻求达成临时贸易协议以维持现有关税水平并谈判汽车关税削减,但钢铝等关键领域的关税能否下调仍存疑。
         在全球供应链本就因地缘政治紧张而承压之际,美国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特别是以国家安全为名的“232调查”,正持续增加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不断调整策略,也给全球航运和供应链带来新的考验。
7、印尼关税降至19%!官方称获得“巨大胜利”
         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来自印尼的商品征收19%统一关税,而印尼将对美国商品免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透露后续还有多项交易即将公布,包括涉及药品的新关税计划。
          印尼方面认为,这是一场“巨大胜利”。印尼总统发言人周三对记者表示:“这是我们由经济事务统筹部长领导的谈判团队的一场非同寻常的战斗。
印尼国家经济委员会(DEN)顾问 Heriyanto Irawan 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这项协议对印尼的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一次重大突破”,为进入美国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他们付了19%,我们什么都没付。”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表示。“我们将全面进入印尼市场,而且还有几笔交易马上会宣布。”
根据协议内容,印尼承诺向美国采购:50架波音飞机、150亿美元能源产品、45亿美元农产品。
         同时,印尼将对美国商品免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特朗普称,这项协议与此前与越南达成的初步协议类似:美国对进口商品统一征收约两倍于原税率的关税(即约19–20%),而对美国产品出口则免征关税。
协议还设定了一项“反转口”条款:若发现中国商品经由印尼转运至美国,将征收惩罚性关税。
         协议公布当天,印尼股市上涨0.7%。有分析师认为,这将提振相关产业信心,短期内带动经济活跃度。
         三大风险仍未解除。印尼暂时避免了32%的高税率,但未来仍有三项关键风险。
关税细则未定:美方尚未正式公布执行细节,若国会或行业提出异议,关税可能延期或被修改。
         欧美贸易战升级:欧盟已拟定720亿欧元报复清单,若落实,美国或反制,再次波及印尼协议。
         区域“跟进”效应: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可能要求类似待遇,区域供应链格局将面临新一轮重组与博弈。
         因此,印尼制鞋业及全球品牌方仍需保持警觉,提前准备供应链调整与成本应对方案。
8、联合国拒绝将塑料颗粒列为危险品,海运塑料颗粒监管再受关注
         在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于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危险品运输专家小组委员会第66次会议上,德国和荷兰联合提出的将塑料颗粒列为危险品的提案遭到否决。这一决定引发了塑料(包装)循环回收行业对未来海上运输监管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否决提案意味着短期内塑料颗粒的海上运输监管可能继续依赖现有框架,而非引入新的国际立法。这对塑料循环回收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可能导致各国监管力度不一,增加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合规成本;另一方面,行业有机会推动技术创新,如改进包装材料、优化运输流程和加强回收体系,以减少颗粒泄漏并提升循环利用率。
         尽管联合国此次未通过提案,但塑料颗粒的环境影响问题已引起全球关注。国际海事组织(IMO)预计将在未来进一步探讨强制性监管措施,而循环回收行业需密切关注国际政策动向,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以确保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
9、特朗普威胁:对与俄贸易的中国等国征收500%关税!
         关税大棒作为特朗普的常规武器,纺织人这些年也早已见怪不怪了。
当地时间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对俄罗斯感到非常不满,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目前,针对即将到期的关税减免,美国正在与多个国家进行谈判,继越南、孟加拉国等国家后,东南亚另一纺织大国的关税谈判结果也在近期出炉。
         特朗普宣布对印尼征收19%关税。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在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后,双方达成一项重要协议。根据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印尼“首次向美国开放整个市场”。根据协议,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以及50架波音飞机。美国牧场主、农民和渔民将首次完全进入印尼市场。此外,印尼将对所有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缴纳19%的关税,而美国对印尼的出口则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如果有任何商品从关税较高的国家通过印尼转运,则该关税将加到印尼支付的关税上。特朗普称,类似的贸易协议正在进行中。
对纺织市场影响几何?
         首先,针对俄罗斯最夸张的500%关税部分,基本可以认定特朗普在放嘴炮,中国的能源安全不容美国指手画脚,而500%关税基本就等于完全断绝双边贸易往来,之前那波中美双方互相加码的对等关税,最终是美国率先撑不下去开始寻求缓和谈判,制造业严重缺失的美国已经承受不了双边贸易断绝的后果,因此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第二,中美双方的贸易谈判整体态度比较乐观,在美债高压下,美联储降息是特朗普本届政府的核心需求,而要降息就要控制通胀,不能让物价过快上涨,就需要进口中国的商铺,都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和中国缓和关系,从日本、欧盟、澳大利亚这些地区得到利益,比中国这边难度小很多。
         第三,随着东南亚、墨西哥等新兴纺织大国与美国在8月1日之后的关税谈判结果逐渐出炉,未来全球的纺织产业链可能会因关税变化再次出现重构,但近些年关税波动过大,对纺织企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最后,目前下游纺织企业大量都处于减产、停产的状态,市场整体开机率已不足6成,这个情况预计会延续到8月中下旬,纺织企业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关税尘埃落定,对美出口再难也不会比今年4月所谓对等关税刚刚推出的时候更难了。
10、2025年上半年越南皮革及鞋类出口额同比增长超10%
         据越南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越南皮革及鞋类行业出口额超过1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0%。其中鞋类产品出口额约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手袋及相关产品出口额近22亿美元,增幅达11.6%。
         越南是全球第三大皮革鞋类生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其产业优势得益于自由贸易协定与具备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尽管面临持续挑战,该行业仍设定2025年出口增长10%的目标,并聚焦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本土化及产品开发三大方向。
11、外媒关注中国稀土磁体6月出口激增
         “6月份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激增”,路透社7月20日报道称,中国6月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量飙升至5月的7倍以上,这标志着在中美达成贸易协议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所需关键矿产的出口急剧回升。报道援引中国海关总署20日公布的数据称,6月份,全球最大稀土磁体生产国中国对美出口量激增至352.8吨,较5月份增长660%。《华尔街日报》20日也关注到这一数据情况,并称中国在稀土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已被证明是中美贸易谈判中一张强有力的王牌。(来源:环球时报)
12、欧盟财政新动作:废弃物税上调
         2025年7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其2028至2034年长期预算提案,总额接近2万亿欧元,平均占成员国国民总收入的1.26%。在该预算方案中,欧盟提出了包括“塑料税”在内的五项“新自有资源”,作为填补财政缺口的重要手段,其中的塑料税上调成焦点。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未回收塑料包装税将从每公斤0.8欧元上调至1欧元。该税项自2021年起施行,用于填补欧盟预算资金,并非直接向生产商或消费者征收,而是由各成员国根据其“塑料包装废弃物总量”与“实际回收量”之间的差额支付税金。
         除了塑料包装废弃物,欧盟还计划引入新的税种——未回收电子与电器废弃物(WEEE)税,税率为每公斤2欧元,同样会按通胀进行年度调整。据估算,这一举措将为欧盟带来每年约150亿欧元的财政收入。欧盟认为,该税能激励成员国强化电废回收体系建设,推动关键原材料的回收利用,增强欧盟在资源战略上的自主能力。同时,欧盟强调具体措施由各国自主决定实施方式,遵循“补充性原则”。
          在欧盟宣布对未回收电子电器废弃物征收新税的背景下,家电与电子行业的再生塑料循环利用已从环保选择转变为政策刚需和成本考量因素。监管趋严、财政工具落地,意味着“掌握再生材料技术、率先打通循环链条的企业将更具未来竞争力”。
13、美国宣布将对进口铜产品征收50%关税 纽交所期铜暴跌20%
         根据美国白宫网站当地时间7月30日发布的事实清单,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公告,从8月1日起将对进口的铜半成品和铜含量高的衍生品统一征收50%的关税。7月30日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铜期货价格一天内暴跌20%。
         美媒分析称,这一决定是美国政府给铜市带来的最新一次重大冲击。今年年初,当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提及可能征收关税时,导致美国铜价大幅上涨,并引发了各方争相将铜运往美国以避开关税的热潮。7月早些时候,特朗普宣布征收的关税将为50%,这一数字是市场预期的两倍,使得铜价创下了历史新高。
         美国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迈克尔·威德默:我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非常直接,他实际上是从大量消费者,和众多制造商的口袋里掏钱,试图把这些钱放进生产商的口袋里。这么做,我认为目的是开始重建美国的供应链。
         彭博社指出,特朗普政府虽然努力推动重振美国制造业,但征收高额铜关税将给自身制造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因为美国工厂购买的近一半铜依赖海外供应商。美国政府相关数据显示,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是2024年美国精炼铜、铜合金和铜产品的最大供应商。
         美媒记者:对铜征收关税影响美消费品价格。铜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汽车、能源等行业。分析指出,征收50%的关税将不可避免地对冰箱、汽车和空调等消费品的成本产生连锁反应。
         美国市场观察网站记者莱拉·迈丹:要确切估量影响会有多大非常难,但我们知道影响范围会很广。而且,这项铜关税是在已经对钢铝征收关税的基础上增加的,而钢铝已经大量用于很多同类产品中,具体来说就是电动汽车,电池等等,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带来的影响。我认为美国消费者明白,其中一部分成本终将由他们来承担。
14、凌晨反转,特朗普再苦等38天降息也没戏
         和预期一致,美联储于8月1日凌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顶着特朗普日益加大的降息施压,连续第五次将基准利率锚定在4.25%-4.50%区间。
         此次决议不仅外部压力空前,内部更爆出30年来罕见分歧——理事鲍曼与沃勒双双投下反对票,主张立即降息25个基点。据彭博统计,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有两位理事同时对主席持不同意见,不知道是否受政治因素影响,美联储开始内斗。
本次会议最大的反转在于新闻发布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整体表态偏向鹰派,并未为9月降息做任何铺垫或指引。
         就在决议公布前20分钟,特朗普又公开发难:“鲍威尔今天恐怕不会降息了——但我得到消息,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鲍威尔太晚了”。
鲍威尔的发言没给特朗普9月降息的希望,发布会后市场对降息押注降温,利率期货走势显示,9月17日(距今38天)会议的降息可能性从美联储决议前的60%左右降至40%左右。
          市场对本次会议感到失望,美股盘中转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大涨,黄金跳水。
15、欧盟修订第三国进口货物远程销售有关规定
          2025年7月25日,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7月18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指令(EU)2025/1539,对指令2006/112/EC进行修订,涉及与促进进口货物远程销售的纳税人相关的增值税规则,以及关于从第三地区或第三国进口货物远程销售的特殊方案的适用,以及进口增值税申报和支付的特殊安排。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1)第201条修订了进口货物增值税缴纳规定;向第三地区或第三国进口货物并进行远程销售的供应商,如果该货物符合第XII标题第6章第4节规定的特殊方案的条件,则该供应商应为进口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2)成员国应于2028年6月30日前通过并公布为遵守本指令所需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他们应立即将此情况通知委员会。他们应自2028年7月1日起适用这些措施。当成员国采取这些措施时,这些措施应包含对本指令的引用,或在官方公布时附上此类引用。引用方法由成员国确定。成员国应将根据本指令涵盖领域制定的国家法律主要措施的文本通知委员会;
         (3)该指令自其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之日起第20日生效。该指令适用于成员国。
 
 

(三)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美国:特朗普称将制裁所有“认同金砖反美政策”国家
          2025年7月9日获悉,《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6日深夜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威胁,将对“认同金砖国家(BRICS)反美政策”的任何国家加征额外10%关税。当地时间7月6日,金砖国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为期两天的峰会。该集团发表声明,对“单边加征关税”表示“严重关切”,声明虽然未直接点名特朗普或美国,但被普遍认为是在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外交政策。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威胁针对金砖国家征税。今年6月,特朗普曾警告称,如果这些国家推动“去美元化”、取代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他将征收100%的关税。去年11月特朗普赢得大选后首次提出了这一威胁,而在此之前,俄罗斯为金砖峰会准备的一份报告曾呼吁“重新评估”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特朗普7月7日还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老挝、缅甸、突尼斯、波黑、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塞尔维亚、柬埔寨和泰国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白宫网站当天晚些时候公布的行政令还显示,特朗普已下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原文出处:《华盛顿邮报》】
2. 日韩:美国总统威胁对日韩等14国将加征25%关税
         2025年7月9日获悉,据《日经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从8月1日起分别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其中,美国对日韩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美国政府警告称,如果日韩两国以提高关税作为回应,美国也将在25%的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的关税。
         “美方公布的信息令人遗憾。”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日本首相石破茂对美加征关税作出回应。此外,石破茂还表示,将继续与美方就关税进行谈判。与此同时,日韩两国政府均迅速行动,在当地时间7月8日下午分别举行应对美国关税措施的会议。
         日韩的快速反应,侧面反映了它们的忧虑。日韩同为美国在亚洲的盟国,且自美国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以来,日本是率先与美国开展谈判的经济体之一,韩国也紧随其后与美国进行贸易磋商,但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原文出处:《日经新闻》】
3. 德国:副总理称欧美关税协议须公平否则将反制
         2025年7月9日获悉,光明网报道,当地时间7月8日,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在德国联邦议院提交德国财政预算案时谈及目前欧盟和美国的关税谈判。克林拜尔表示,欧盟希望能够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但是这份协议必须是公平的,否则欧盟将会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克林拜尔称,美国加征关税危及大西洋两岸的就业,这场贸易冲突对所有人都有害,必须尽快结束。欧盟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应对全球性挑战。
         目前,欧盟和美国的关税谈判结果未公布,但从谈判过程来看,双方分歧非常明显。欧盟已完成对成员国、企业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征询。据报道,欧盟委员会原本有意与美国达成平衡、范围更广的贸易协议,但7月7日告诉各成员国,他们需在接受一份不平衡的欧美协议与面对更多不确定性之间作出抉择。欧盟委员会甚至警告,无法确保特朗普政府今后不会进一步加征关税或要求欧盟作更多让步。
          德国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希望能够加快双方的关税谈判,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领域尽快达成协议,否则旷日持久的谈判将会危及德国经济增长。
【原文出处:光明网】
4. 南非:拉马福萨就新的30%贸易关税对美发起挑战
         2025年7月9日获悉,非洲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确认将从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南非商品征收30%的关税。特朗普在给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一封信中宣布了这一消息。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对美国对南非商品征收30%贸易关税的理由提出异议,称该百分比是对贸易数据的错误解读。拉马福萨政府直接质疑美国对双边贸易数据的解读,而这正是30%关税决定的基础。
         拉马福萨表示,两国谈判团队目前正在审查这一有争议的解释。其在回应中表示:“南非坚持认为,30%的互惠关税并不能准确反映现有的贸易数据。”南非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为7.6%,远低于美国的描述。南非政府强调,在最惠国待遇下,56%的进入南非的商品享受零关税,77%的进入南非市场的美国商品也享受免税待遇。这些统计数据构成了南非反驳美国贸易逆差指控的基石。
【原文出处:非洲时报】
5. 马来西亚:在美国施压后加强对美制AI芯片进出口管控
         2025年7月21日获悉,《华尔街日报》报道,为弥补监管漏洞并防止潜在的非法贸易,马来西亚近期宣布,将对所有来自美国的高性能AI芯片实施进出口许可制度。早前,为了打击涉嫌通过东南亚国家走私半导体到中国,特朗普政府计划限制AI芯片向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出口。
         自2022年起,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对中国出口先进制程AI芯片,但据6月的报道称,中国公司正利用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第三国转运受限芯片以规避美国芯片管制。美国近期向马来西亚等多国发出关税警告,强调将打击转口贸易行为。马来西亚输美商品已面临25%关税,而借道马来西亚规避更高关税的第三国商品税率更严。类似限制条款此前已出现在美国与越南的协议中。
         马来西亚政府声明强调“不会容忍其司法管辖权被滥用于非法贸易活动”。作为新兴数据中心枢纽,马来西亚吸引了微软、谷歌和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投资,但也因此面临更多地缘政治审查。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意在避免马来西亚成为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针对目标。
【原文出处:《华尔街日报》】
6. 美国:美国防部与本土唯一稀土矿商高价采购稀土
         2025年7月21日获悉,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防部与本土唯一稀土矿商MP Materials签署协议,承诺为其提供每公斤110美元的收购价,远高于目前中国设定的市场价格,大约63美元。
         美国国防部的举措意在推动本土产业发展,为西方稀土矿商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稀土是制造电动车、电风扇涡轮和军事设备如无人机的重要原材料。MP Materials将在德州建成磁体生产厂,并计划将年产量提升至1万吨,基本满足美国国内需求。
         该协议也让其他矿企感到机会。在智利和巴西开发稀土资源的Aclara Resources称,这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战略路径”。尽管该机制可能会推高全球价格,增加汽车制造等下游行业的成本,但分析人士认为,其将为整个西方稀土供应链奠定价格基准。
         在美中贸易紧张局势下,西方国家正急于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专家表示,未来十年全球对稀土磁体的需求将翻倍,美国年增速将达17%。
【原文出处:路透社】
7. 欧盟:欧洲议会通过一项涉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决议
         2025年7月17日获悉,欧盟官网消息,欧洲议会日前通过一项决议,表达了对中国管控关键原材料稀土元素和磁铁出口的关切,称对中国要求出口许可证申请人披露敏感数据深感担忧。
         该决议以欧洲议会议员523票赞成、75票反对、14票弃权获得通过,称中国的行动毫无道理,且鉴于中国的准垄断地位,其意图是强制性的。欧洲议会议员强调,欧盟需要识别、落实并加强其在关键商品和技术方面相对于中国的关键优势领域。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必须加快实施《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确保欧盟拥有安全、多样化和可持续的原材料获取渠道。
         该决议还强调欧盟启动国内采矿项目的必要性,并呼吁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评估稀土元素的最低战略库存水平,与符合高可持续性和人权标准的国家建立原材料双边伙伴关系。
         据悉,欧盟将在未来可能举行的中欧峰会上阐明这些担忧及其对全球供应链的更广泛影响的重要性。
【原文出处:欧盟官网】
8. 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绕过中国关键矿物出口禁令
         2025年7月17日获悉,路透社报道,根据海关与航运记录,自2024年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关键金属以来,大量用于电池、芯片和阻燃剂的锑涌入美国,主要来自泰国和墨西哥。具体而言,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这些受限矿产的进口正通过第三国转运。三位行业专家证实了上述判断,其中包括两位美国企业高管,他们表示近几个月仍设法从中国获得了受限矿产。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2月至2025年4月间,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几乎超过前3年的总和。同时,根据中国截至今年5月的海关数据,泰国和墨西哥跃升为中国锑出口的前三大市场,而2023年,两国尚未进入前十。
         据咨询公司RFC Ambrian称,泰国和墨西哥各自仅有一家锑冶炼厂,其中墨西哥的冶炼厂直到今年4月才重新投产。两国几乎不生产锑矿。数字化运输审查平台Publican表示,虽然贸易数据不能识别涉事公司,但“转运的证据非常明显,而且模式十分一致”。
         路透社称航运记录显示中国锑生产商扬森化工在泰国的子公司泰国联合石化(Thai Unipet Industries)近几个月频繁向美国发货。2023年12月至2025年5月,该公司至少从泰国向美国出口3366吨锑产品,是前一年同期的约27倍。提单记录列出了货物内容、涉及方以及始发和接收港口,但并不一定披露原始材料的产地,也未明确表明存在转运行为。
【原文出处:路透社】
9. 印度:投2.9亿美元推动稀土磁体国产以降低对华依赖
         2025年7月17日获悉,彭博社报道,印度政府拟推出一项总额高达250亿卢比(约合2.9亿美元)的激励计划,旨在支持私营企业在本土生产稀土永磁体,以降低对中国在电动车和风力发电等关键产业链上的依赖。
         据悉,该计划有两年准备期,拟支持3至4家大型企业,在7年内利用本地开采的钕镨(NdPr)原料生产约4000吨高性能磁体,并在制造启动后的五年内逐步发放补贴。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韦丹塔集团、JSW集团以及电动车牵引电机制造商Sona BLW Precision Forgings Ltd.等企业已对该计划表达浓厚兴趣。韦丹塔集团发言人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稀土磁体在绿色技术中的战略地位,认为这类关键矿产“正迅速成为全球影响力的新杠杆”。Sona BLW首席执行官Vivek Vikram Singh指出,本地化生产磁体有助于增强公司电机产品的供应链韧性,并透露公司可能寻求技术合作伙伴以推动相关研发。
         尽管该计划契合全球加速关键矿产多元化的趋势,但其面临预算有限、建设周期长以及技术仍依赖中国等多重挑战。
【原文出处:彭博社】
10. 美国:将对太阳能、风能项目进行额外审查
         2025年7月28日获悉,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表示,美国内政部长办公室将审查联邦土地上与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相关的决定,以终止所谓的对可再生能源的优惠待遇。美国内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额外的审查将适用于通行权、租赁、建设和运营计划以及其他项目许可活动。
         这项声明是政府一系列旨在限制风能和太阳能的措施中的最新一项。特朗普本月通过的全面税收和支出法案,将逐步取消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税收抵免的时间提前了数年。特朗普还指示联邦机构收紧申请奖励的规则。
         美国土地和矿产管理局代理助理部长亚当·苏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个行动进一步兑现了特朗普总统打击‘绿色新骗局’和保护美国纳税人资金的承诺。美国能源主导地位的驱动力是美国可靠的基荷能源生产,而不是监管部门偏袒完全依赖纳税人补贴和外国设备的不可靠能源项目。
【原文出处:路透社】
11. 美国:拟禁止中国技术参与海底电缆建设
         2025年7月28日获悉,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计划于8月7日批准一项新规,禁止使用特定中国技术和设备的公司建造或运营连接美国的海底通信电缆。此举旨在防范中国等“外国对手”对全球关键通信基础设施的潜在间谍活动。
         FCC主席卡尔强调,海底电缆承载全球99%的互联网流量,是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新规将限制被FCC列入"威胁清单"的中国企业参与美国海底电缆项目,包括华为及其剥离的子公司华海通信。此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等已运营涉美电缆的企业,未来扩建或新建项目也将受限。
         这一行动基于特朗普政府2025年1月发布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要求对"对手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采取强硬立场。专家认为,新规标志着美国在数字领域与中国"脱钩"的进一步举措,同时FCC拟简化谷歌、Meta等美企的电缆许可流程,以强化本土控制。
【原文出处:英国《金融时报》】
12. 欧盟:三大APP遭欧盟隐私组织集体投诉违反数据法
         2025年7月28日获悉,路透社报道,奥地利隐私保护组织Noyb(“None of Your Business”)当日向欧盟监管机构对中国电商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短视频应用TikTok及通讯软件微信(WeChat)发起数据隐私投诉,指控三者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相关投诉指出,这三家企业未向用户提供完整的个人数据副本,阻碍用户行使数据访问权。欧盟监管机构将审查涉事企业是否建立符合GDPR第15条要求的数据访问工具。若对企业的指控成立,可能面临高额处罚,并需调整其欧洲业务的数据管理架构。
Noyb组织此前已推动对苹果、谷歌、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的调查并促成数十亿美元罚款。今年1月,Noyb曾针对6家中国企业发起类似投诉,要求暂停向中国传输数据并处以最高全球营收4%的罚款。
【原文出处:路透社】
13. 加拿大:7月底对中国进口钢材加征25%关税
         2025年7月28日获悉,《联合早报》报道,为保护国内钢材产业,加拿大政府宣布,从7月底起对中国进口钢材加征25%关税。
         加拿大总理卡尼日前宣布,审查非自由贸易协定(FTA)伙伴向加拿大输出钢材的关税配额。从7月底起,加拿大将收紧对包括中国和土耳其等非FTA国家的钢铁产品配额,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只可保持2024年数量的一半,超出者将被征收50%关税。
        卡尼称,所有含有在中国熔化和浇铸的钢材进口产品,加拿大也将实施25%额外关税。加美墨协定签署国将不受影响。卡尼说,加拿大政府这么做,是为保护加拿大国内的钢材制造商,让他们在面临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的快速变化时更具竞争力。
         加拿大政府2024年10月宣布,从10月1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自10月22日起,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
【原文出处:《联合早报》】
 
 

(四)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土耳其:Pasifik Eurasia与中国签署铁路运输协议
         2025年7月9日获悉,巴基斯坦《商业纪录报》报道,土耳其Pasifik Eurasia 物流公司表示,已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签署了一项铁路运输协议,将沿着从中国经土耳其进入欧洲、绕过俄罗斯的铁路走廊开通货运列车服务。根据该协议,初期将运营10趟列车服务。
         土耳其物流公司与中国铁路子公司的合作预计将加速中部走廊的货运量。中部走廊是一条中欧货运路线,旨在替代经由俄罗斯的货运,该路线包括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与途经俄罗斯的北部走廊相比,该协议在时间和成本上更具优势。
【原文出处:巴基斯坦《商业纪录报》】
2. 摩洛哥:批准五大领域总额51亿美元的47个投资项目
         2025年7月9日获悉,摩洛哥《舆论报》报道,摩政府第八届国家投资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47个投资项目,覆盖汽车制造、制药、农产品加工、冶金、能源、物流、服务外包及旅游等二十余个产业领域,总投资额达51亿美元,预计将在全国10个大区创造近1.7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90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8000个间接就业岗位。
本次会议确定了五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投资项目,涉及汽车制造、冶金、纺织和化工等领域,将分别落户卡萨布兰卡-塞塔特、东部、苏斯-马塞、非斯-梅克内斯以及拉巴特-萨累-肯尼特拉等大区。
         据悉,本次会议也是摩洛哥国家投资委员会最后一次审议投资额低于2500万美元项目。
【原文出处:摩洛哥《舆论报》】
3. 越南:批准在岘港首设自贸区,加快试点对冲贸易风险
         2025年7月9日获悉,《日经亚洲》报道,越南国会批准在中部城市岘港设立面积约1881公顷,涵盖生产、物流、贸易、服务、数字产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功能区的越南首个自由贸易区。
         此前,越南国会已通过多项决议,将原岘港市与广南省合并,新岘港面积达到1.1万平方公里,并制定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等规划,加大了重点基础设施的投入,赋予当地在税收、投资、技术、金融等方面的众多优惠政策和更大自主权。
         岘港是越南6个直辖市之一,全国第四大城市,是拥有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岘港国际机场是越南第三大国际机场,岘港火车站是中部最大车站,同时,岘港作为中部最大港口,是联通中南半岛五国“东西经济走廊”的关键出海口。发达的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岘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1%,在全国排名第四。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幅达17.6%。莲沼港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基建项目的推进,为该市长期高速发展积蓄了动力。
【原文出处:《日经亚洲》】
4. 匈牙利:比亚迪投资9400万美元扩大在匈电动巴士卡车产能
         2025年7月9日获悉,路透社报道,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宣布,中国车企比亚迪将投资320亿福林(约合9400万美元)在匈牙利科马罗姆市新建工厂,将电动巴士和卡车年产能提升两倍至1250辆。匈牙利在欧尔班总理领导下已成为中国重要经贸伙伴,其“不视东西方合作为威胁而是重大机遇”的立场与部分欲减少对华依赖的欧盟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匈牙利政府将提供31亿福林补贴支持该项目。欧尔班政府持续推动中国电动车及电池企业在匈设厂,强调该国作为内陆国家希望“避免选边站,与各方保持贸易”。比亚迪除新建电动乘用车工厂外,此次扩产还计划配套研发实验室,此举被视为对匈牙利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立场的回应。
         西雅尔多透露,去年匈牙利吸引中国对欧投资近三分之一,累计中国投资项目达64个,总投资额达160亿美元。自2010年欧尔班执政后匈中关系持续深化,中国多家电池与电动车制造商陆续进驻匈牙利。
【原文出处:路透社】
5. 美国:特朗普放宽对华芯片管制,引发“中美谈判”猜测
         2025年7月21日获悉,彭博社报道,特朗普政府近期决定放宽对英伟达(Nvidia)和超微(AMD)公司部分面向中国市场AI芯片的出口限制,引发市场对中美可能进行“技术交易”的猜测。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允许英伟达恢复出口H20芯片的原因,是希望让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上瘾”,但强调不会出售“最先进的产品”。
彭博援引前奥巴马政府官员、现任投资人许凯文(Kevin Xu)称,从半导体制造设备、稀土、AI芯片,到市场准入,各类筹码都可能纳入中美“技术交易”讨论范围。尽管距离解除大部分对华限制仍有距离,但特朗普政府近期已在日内瓦与伦敦的谈判中,同意在中方提供稀土磁体基础上,降低关税并放宽出口限制。
         此外,双方高层外交互动频繁,美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将在数周内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可能延后原定8月12日恢复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原文出处:彭博社】
6. 荷兰: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企业正迁往马来西亚与新加坡
         2025年7月21日获悉,荷兰TECHZINE网报道,受半导体行业预期增长的推动,荷兰智慧港(Brainport)的相关公司正在东南亚大力投资。
         威特立创能集团(VDL ETG)声称正在推行“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全球增长战略”,经过近期扩建,VDL ETG在新加坡拥有4.7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最近还在新加坡和越南开设新工厂;Neways电子国际集团于5月在马来西亚开设新工厂。NTS集团、福根集团(Frencken)和KMWE等区域性企业也在扩大其在该地区的生产能力。浦卓科技(Prodrive Technologies)也在探索在该地区设立工厂或进行收购的可能性。Neways被迫将部分包含美国零部件的模块从中国迁至马来西亚。总部位于埃因霍温的芯片制造商恩智浦正在新加坡建造一座新工厂。
         然而,ASML仍然未列入名单。这家芯片制造公司在海外工厂生产零部件,但所有机器的组装仍在荷兰进行。ASML否认其有意在东南亚开展最终组装业务。但ASML已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机构(MIDA)签署意向书,以扩大其供应链。荷兰智慧港(Brainport)工业区正在与MIDA合作,在荷兰经济事务部和外交部的支持下,建立本地供应网络。
【原文出处:荷兰TECHZINE网】
7. 摩洛哥:摩国半导体市场崛起成为中东与北非增长热点
         2025年7月17日获悉,《摩洛哥外交报》报道,研究机构IndexBox最新发布报告显示,2013至2024年间,摩洛哥半导体市场年均增长率达10.3%,在北非地区表现突出。
         得益于工业自动化、通信设备及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影响,2024年摩洛哥国内半导体消费量创历史新高,尽管与沙特阿拉伯(8.34亿美元)和以色列(5.71亿美元)等市场相比仍有差距,但增长潜力不容忽视。2024年,中东和北非地区(MENA)半导体消费量为2.7亿个单元(一单元为一个半导体器件)。预计到2035年,该地区半导体市场达3.4亿个单元,价值约25亿美元。
         尽管摩洛哥当前仍存在依赖进口、基础设施不足、研发投入有限,且缺乏完善法规环境,制约了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但随着汽车和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摩洛哥具备成为区域半导体制造和创新中心潜力。若推动技术创新及外资引入,或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地区电子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原文出处:《摩洛哥外交报》】
8. 日本:海洋地球科技机构拟于2026年开采深海稀土矿物
         2025年7月15日获悉,《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将于明年1月启动开创性的试点项目,从海底矿床开采稀土矿物。日本海洋地球科技机构(JAMSTEC)将派遣深海科学钻探船,在距离东京东南方向约1950公里的南鸟岛(Minami-Torishima)海岸100至150公里处展开作业。
         该项目计划将一根管道下探至海面以下5500米深的海底,从中采集约35吨海底淤泥。预计每吨泥浆中含有约2公斤稀土矿物。如果成功,这将是全球首次有船只从如此深的海底回收稀土资源。
         尽管中国生产了全球大部分稀土,但日本周边专属经济区的海底也富含此类资源。仅南鸟岛周边就估计蕴含约1600万吨稀土,位居全球第三大储量。其中尤为丰富的元素包括用于电动汽车电机磁铁的镝,以及用于核反应堆控制棒的钆。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8财年开始将南鸟岛开采的稀土元素应用于民用领域。日本海洋地球科技机构(JAMSTEC)于2022年8月至9月在茨城县海岸附近成功提取稀土元素。该项目使用的管道下潜深度达2500米。
         2027财年,日本政府还将进行另一次试采,此次将持续超过一个月,预计回收1000吨泥浆。日方官员计划在南鸟岛建设简易提炼厂,以缓解稀土压力。
【原文出处:《日经新闻》】
9. 欧盟:帮助急需中国稀土产品的企业进入紧急许可清单
         2025年7月15日获悉,德国《商报》报道,欧盟委员会已建立新机制,旨在帮助欧洲企业应对当前稀土等关键原材料供应危机。
         该报获得的文件显示,急需中国稀土及相关产品的企业可通过新工具提交申请。该机制将帮助欧盟掌握受影响企业情况,并在与中方磋商时匿名提出个案以加快审批。
当前,德国企业因中国严格限制稀土出口而严重承压,所需出口许可证未获批准或审批缓慢。多家企业生产已受冲击,部分生产线甚至停工。欧委会将定期汇总紧急许可申请清单,通过双边渠道提交中国主管部门。为确保信息保密,仅向中方提供许可证编号。欧洲及德国商界虽欢迎该工具,但多名代表指出这非根本解决方案。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称此工具有助优先处理紧急个案,但企业仍处“救火模式”,任何审批或通关延误都可能严重影响生产。
         关键原材料出口限制亦是中德外长柏林会晤议题。中方承诺建立“快速通道”程序加速审批。德国商界认为此举充其量是有限进展,因出口审批仍受政治因素影响,企业须拓宽供应渠道并降低对华依赖。
         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显示,德企对中国关键原材料的进口依赖近年未减。以钕永磁体为例,去年4亿欧元进口额中91.3%来自中国,这些用于电动机的磁体多受当前限制影响。钪、钇、钕等稀土对华依赖度平均达81%,锗、镓、镁等贱金属对华进口占比约71%。
【原文出处:德国《商报》】
10. 印度尼西亚:中资技术助力发展电动车电池回收
         2025年7月28日获悉,《联合早报》报道,印尼政府正发展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以完善电动车生态体系,中资企业通过资金和技术起到助推作用。
         印尼智库Institute for Essential Services Reform电力系统与分布式能源研究员法里斯称,印尼若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电动车枢纽,电池回收工作非常重要,但印尼目前在监管框架、技术能力、可获得的废旧电池数量、商业模式等方面仍有不足,中资企业将在技术和资金上为此提供助力。
         中国电池回收商企业格林美(GEM)计划在印尼建设总投资超80亿美元(初期20亿美元)的国际绿色工业园(International Green Industrial Park)。学者预见,中企将在印尼电动车电池产业中发挥重大影响力。
【原文出处:《联合早报》】
11. 越南:胡志明市翻倍建设工业区迎接新一轮投资浪潮
         2025年7月28日获悉,美通社报道,在新一轮行政区划合并后,越南胡志明市制定了到2030年吸引至少200亿美元的投资目标。据估算,胡志明市将需要约105个工业区,这一数量接近目前的两倍。从现在到2030年,该市计划规划约1.3万公顷土地,用于建设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区。同时,胡志明市还将对5个现有工业区进行转型,把它们打造成为高科技工业区、生态工业区以及集多种便利设施于一体的城市-服务型工业区。
         胡志明市明确提出了要优先引进单位投资额800–1000万美元/公顷以上、技术密集且环境友好的项目。胡志明市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黎文青(Lê Văn Thinh)先生表示:“将重点改造胡志明市辖区内已投资超过30年的现有工业区,以及原先巴地-头顿省和平阳省的工业区。通过提升现有工业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以此来吸引更多投资。”
【原文出处:美通社】
12.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将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开展合作
         2025年7月28日获悉,《澳洲财经见闻》报道,必和必拓(BHP)透露,公司打算与中国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两家企业合作,开发电池驱动的卡车和其他重型机械,以减少其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报道称,BHP分别与中国比亚迪(BYD)的子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CATL)签署谅解备忘录。比亚迪的电池制造子公司FinDreams battery Co(FDB)和BHP打算在采矿车队转型和快速充电科技方面展开合作,BHP还建议比亚迪可以为采矿业务提供商用车和轻型车。
         BHP集团采购办公室的巴蒂表示,这种关系是BHP实现运营脱碳目标的又一步,有助于推动全球资源行业的变革。巴蒂说,宁德时代是先进电池科技、储能解决方案和电池回收的全球领导者,也是BHP的天然合作伙伴。BHP和宁德时代表示,双方将探索采矿设备和机车电池开发的机会,包括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并寻求了解BHP采矿应用的储能系统和电池回收方案。
【原文出处:《澳洲财经见闻》】
13. 巴西:呼吁借助中国力量建设南美制造业中心
          2025年7月28日获悉,巴西门户网站247新闻网刊总编辑阿图奇(Leonando Attuch)发表署名文章,呼吁借助中国投资与技术将巴西打造成为南美制造业中心。
文章说,尽管面临美国贸易战的巨大压力,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达5.3%,显示强大韧性。同期,中国对巴西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出口额达357亿美元,增长22.2%,占巴西同期进口总额的26.3%,远超美国的16%。从汽车到家电、从手机到纺织品,中国产品以越来越高的性价比迅速占领巴西市场,巴西本土产品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以往巴西总是通过提高关税等措施保护本地制造业。现实情况是,即使大幅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关税,中国的新型汽车对巴出口量仍在持续增长。这表明巴西需要换一种思路,以更成熟的战略应对新形势,加强两国产供链合作,用好巴西庞大国内市场、闲置产能等资源,努力将巴西打造成为辐射南美的制造业中心。
         巴西不能进口中国先进的工业产品,更要吸引中国对巴西工业领域的投资和技术转让。两国关系应更侧重于投资、技术转让、工业园区、研发中心等重要领域合作。再工业化事关巴西的主权、就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国家利益的基石。因此,中巴关系必须与巴西再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
【原文出处:巴西门户网站247新闻网】
 
 

(五)研究分析

1.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要求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全面抵押
         近日,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发布研究成果称,该所参与的国际研究项目证实,中国国有银行向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通常会要求提供大量抵押品,这些与私人贷款机构类似的要求超出了国家间担保的典型范围。分析基于“中国如何抵押”的数据集,对抵押品在中国对外主权融资中的作用作了全面研究,记录了中国国有银行与57个国家的158个借款人进行的620笔抵押贷款交易,总额达4180亿美元。研究显示,中国近一半的贷款组合都有具体的抵押品,84%的贷款是通过中国境内的冻结账户进行的,83%的贷款是通过流入该账户的债务国主要出口商品收益。
         中国的银行可以获得流动性强且易于控制的抵押品,通常来自石油业务,例如俄罗斯、巴西或委内瑞拉,但也包括加纳的可可出口或埃塞俄比亚的谷物销售。而用贷款融资的基础设施,例如机场或铁路,很少被用作抵押品。通常借款人同意将其出口收入转入中国账户,直至债务还清,离岸账户中积累的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且基本上不受债务国或国际机构的公共控制,使得中国无需提起法律诉讼即可直接获得流动资产。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主任特雷贝施建议,国际金融机构在重组主权债务时,应该更加关注冻结账户担保的贷款,否则可能会引发危险的抵押品竞赛,进一步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实力。
【原文出处: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
2. 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欧美加速布局非洲稀土供应链
         近日,法国广播电台报道,欧美正加速布局,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非洲被视为替代中国稀土供应的潜在选择,但非洲未必能从中获益。
         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在一份题为《绘制中国稀土主导战略图》的报告中,详尽描绘了中国如何系统性构筑全球稀土准入壁垒,称“中国将强制实施稀土出口溯源系统,进一步巩固其市场控制力,还通过支持中企投资国际采矿项目积极寻求境外稀土供应,如坦桑尼亚的恩格拉稀土矿,确保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同时,非洲多国正推进稀土开发:安哥拉的彭萨纳集团启动隆贡桥矿山建设,但精加工将在英国进行;马拉维的林安迪资源开发的康根坤德矿预计2026年投产,精矿将销往国际市场;南非的彩虹稀土公司计划每年生产1900吨稀土氧化物,用于磁体制造;尼日利亚拟建“非洲最大稀土加工厂”,吸引4亿美元外资。据预测,到2029年,非洲或供应全球9%的稀土,但大部分项目运营仍由外国企业主导,资金来自境外,矿石多出口海外加工,非洲本土获益有限。 
         大西洋理事会报告表示,中国对稀土分离和磁体制造技术控制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模式——“即使矿石在中国境外开采,最终仍进入由中国主导的供应链。”非洲国家要摆脱传统采掘模式,需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增强国家所有权,提高本地加工的谈判能力;二、规范矿业合作,将许可证发放与产业转型承诺挂钩;三、推动区域产能整合,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
【原文出处:法国广播电台】
3. Ainvest:中美科技外交与半导体政策转变及其影响
         近日,Ainvest发布评论文章称,2025年中美半导体政策逆转在全球市场掀起冲击波,重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格局并改写国际贸易规则。这场剧变的核心在于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调整,撤销2025年4月对先进AI芯片的出口限制,批准英伟达恢复对华销售H20芯片。这项于2025年7月15日公布的决定,标志着经济实用主义与国家安全需求持续拉锯中的关键转折。同时,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日本、印度和波兰成为“友岸外包”中心。投资者面临政策波动风险,需要在美国安全担忧与中国980亿美元人工智能市场潜力之间取得平衡。
         近期,在英伟达CEO黄仁勋等科技领袖强力游说下,特朗普政府最终让步。政策逆转恰逢双方就稀土供应链(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展开高层谈判之际。美国似乎以放宽先进芯片准入为筹码,换取中国在材料出口方面的合作,堪称技术贸易外交的教科书案例。
          对英伟达而言,禁令解除犹如救命稻草。但政策反复凸显中美科技关系的脆弱性。中国企业对美政策不可预测性心存警惕,持续重注本土芯片研发。对美国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甄别能驾驭地缘风险与技术创新双重压力的企业。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与51.69%利润率使其成为行业风向标,但其长期成功取决于平衡中国市场与美安全关切的能力。AMD凭借灵活产品线与强劲研发管线,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替代选择。与此同时,台积电(TSMC)和超微电脑(SMCI)等合作伙伴也将受益于中国AI基础设施需求激增。
         中美科技竞争加速半导体供应链全球洗牌。特朗普政府“小院高墙”战略(聚焦关键技术严控)推动本土制造与安全供应链投资。日本、印度、波兰等国正借“友岸外包”战略崛起,为中国依赖型生产提供替代方案。此轮调整为非美企业创造机遇:韩国凭借全球DRAM产量75%的统治地位,有望收割内存密集型AI应用需求红利。
         H20解禁催化AI基础设施支出狂潮。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中国云服务商正加速GPU部署,以应对2025年980亿美元规模的AI市场。此趋势利好先进封装技术企业,例如台积电CoWoS工艺可赋能AI高性能计算。
         中美半导体政策逆转预示全球科技贸易新时代降临。投资者面临广阔机遇:AI基础设施、先进封装、本土化制造皆具增长潜力。但成功需洞悉地缘动态的精微之处,跨区域配置资产、对冲政策波动、聚焦研发实力与供应链韧性企业,将成为致胜关键。
H20芯片不仅是硅晶体,更是全球舞台高风险博弈的象征符号。当中美探索这片新疆域时,投资者务必保持敏捷,随时准备在科技外交的演进棋局中捕获下一步先机。
【原文出处:Ainvest】
4.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大而美”法案对采矿业影响
         近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关键矿产安全项目主任格雷丝琳·巴斯卡兰(Gracelin Baskaran)和研究助理梅雷迪思·施瓦茨(Meredith Schwartz)共同撰写的《“大而美”法案对采矿业的影响》一文。
         2025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A)。这项立法对税收与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网与医疗保健计划,以及移民与边境执法等领域实施了重大改革。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对《通胀削减法案》(IRA)进行重大调整,废除了多项对能源行业和关键矿产供应链具有深远影响的条款。
         “大而美”法案取消了关键矿产成分的逐步淘汰豁免,并实施了逐步削减政策,抵免额度在2031年降至75%,2032年降至50%,2033年降至25%,最终于2033年12月31日到期。现在,只有在2032年之前投入运营的关键矿产项目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额抵免。此外,修订后的税收抵免政策将减少对新发现的、投产时间较长的绿地项目的投资,转而青睐那些可能更接近投产时间但储量品位较低的棕地项目的遗留矿山。
         该法案同时取消了关键的IRA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措施恰恰是驱动下游需求的主要动力。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者进行长期矿产投资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也将重塑长期以来由中国主导的关键矿产供应链格局。这些修订标志着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方向发生重大转变,即不再优先考虑能源转型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发展。
         “大而美”法案收紧了“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 FEOC)的定义,从而扩大了被排除在福利政策之外的公司和实体范围。这些新条款旨在限制中国企业获得美国税收优惠,并阻止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关键矿产和能源项目。
         当前,美国矿产项目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运营成本高昂以及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因此,许多西方项目不再具有经济可行性,并且处于亏损状态——这不仅阻碍了美国私人投资,也阻碍了其合作伙伴国家的私人投资。
         作者认为,拓宽有资格享受激励措施的国家范围,是美国加强矿产外交和长远提升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战略杠杆。通过扩大适用范围,美国能够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创造有意义的激励,促使它们将关键矿产出口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市场对接,而非被动接受中国的承购协议。
【原文出处: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5. 日经中文网:中国掌控关键矿物的真相与下一张王牌
         近日,日经中文网发表评论员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对华关税战,揭示了中国对关键矿物供应链的掌控。在全球分断加剧的当下,世界正紧张观望,继稀土类之后,中国的下一张王牌是什么?
         文章表示,日本相扑中有一种技巧叫“下勾扫腿”(日语为“けたぐり”),是在起步时侧身躲开,同时扫击对方的腿让其向前摔倒。对手冲劲越猛,这一招越有效。特朗普对中国高调加征关税,声势浩大,但中国在4月突然实施稀土出口限制,如同一次“下勾扫腿”,迫使美方不得不下调关税。
         稀土是纯电动汽车(EV)马达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全球约60%的稀土产量集中在中国。由于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美国福特汽车的工厂一度被迫停产,日本铃木汽车也暂停了小型车的生产。此次出口管制清晰地暴露出一个现实:没有中国稀土,全球汽车产业将难以为继。
         稀土只是一个例子。国际能源署(IEA)在5月发布的《2025年全球关键矿产展望》中,揭示了中国对关键矿物掌控的相关数据。在国际能源署调查的20种关键矿物中,有19种在精炼环节上,中国平均掌握约70%的市场份额。所谓“精炼”,是指将矿石中的杂质去除,提升纯度,制成中间原料的工艺过程。例如,用于电动汽车蓄电池的关键原料钴,其原矿约有7成集中在刚果(金),但在精炼环节,中国掌控大约80%的市场份额。与石油和天然气相比,关键矿物的市场流通量较小,供应量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引发剧烈的价格波动。
         即便是产量较大的铜,在精炼环节,中国也占据超过4成的全球最大市场份额。关键矿物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在实现脱碳目标的能源转型过程中,相关技术和产品离不开它们。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带动电力需求激增,为了建设新的输电网,同样离不开作为电缆材料的铜。
         不仅是矿物的开采和精炼,中国的主导地位还扩大到了使用矿物的技术和产品群。中国掌握着全球约8成光伏电池板、约6成的风力发电机、以及超过7成的EV蓄电池市场。能源转型推进得越快,世界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虽然这次是稀土,但中国手中握有多张牌,并可以视局势发展随时打出。
         近年来,不断有观点指出中国对供应链主导地位所带来的风险。随着主张“重振制造业”的特朗普重返白宫,这一问题迅速浮出水面。报道称,日本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全方位推进供应链的多元化、采购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开发不依赖关键矿物的替代技术和回收技术,建立起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应对的体制。
【原文出处:日经中文网】
6. 哈德森研究所:人工智能版权之争将损害美国科技领导地位
         近日,哈德森研究所(美国)研究员比尔·德雷克塞尔(Bill Drexel)在《面对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人工智能版权之争威胁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一文中表示,版权法鲜少能对地缘政治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美国法院近期就人工智能版权问题做出的两项关键判决,将对中美争夺技术主导权的竞争产生重大影响。鉴于法院难以将几十年前制定的法律适用于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技术领域,仓促的判决可能削弱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6月底,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的两位法官分别就涉及领先人工智能实验室Anthropic和科技巨头Meta的案件做出了两项重要裁决。两位法官均认为,尖端人工智能模型使用受版权保护信息的方式,与原始素材存在实质性差异,足以构成“合理使用”(fair use)原则。该原则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有限度地复制受版权保护内容。这对人工智能开发者而言是一场重大胜利。
         当前,美国人工智能开发者能否以及如何利用全球海量受版权保护的内容来训练其模型,仍存在不确定性。科技行业领袖认为,鉴于这些内容对构建强大AI系统至关重要,加之严格遵守版权制度的复杂性与高昂成本,过度严格的版权执法将扼杀美国的AI创新。
         要了解中美人工智能竞争的重大意义,只需看看中国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Seek最先进模型的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实力不断提升。这一事件导致美国股市迅速暴跌数万亿美元。
         双方虽都提出了有力的论点,却忽略了更关键的地缘政治维度。尽管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路径尚不明朗,但过度严格的版权执法显然会损害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地缘政治竞争力。
【原文出处:哈德森研究所】
7. 大西洋理事会: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平台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近日,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助理主任Bart Piasecki在《建设金砖国家》一文中表示,金砖国家的崛起毋庸置疑,其成员国数量正在不断扩大,使其成为几乎所有新兴市场的一个平台。即便仅以金砖国家创始成员国在全球生产总值、能源资源和人口中所占份额来衡量,金砖国家也几乎已经超越西方。
         随着世界转向清洁能源和数字创新,对稀土的需求持续增长,稀土成为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基石,而金砖国家牢牢控制着稀土供应。而且,金砖国家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具凝聚力和战略性的经济集团,对全球经济改革提出更清晰的愿景。通过举办峰会和进行技术对话,它们逐渐形成了对共同利益的共识,而这种共识源于它们在西方主导的机构中代表性不足的共同经历。
         首先,金砖国家正在推进去美元化,引入金砖国家支付系统的概念,以促进该组织内部以及与联盟国家的贸易。其次,该组织正在通过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 Pay)、金砖国家清算系统(BRICS Clear)和“金砖之桥”(BRICS Bridge)等举措开发独立的结算基础设施。第三,通过加强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金砖国家正在推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替代方案,重点是扩大成员国和增加本币贷款。
         金砖国家历史上从未拥有过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该组织可以利用这一势头,在今年11月于南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主张更大的影响力。
【原文出处:美国大西洋理事会】


来源:宁波贸促之窗
(信息来源:新华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央视新闻、宁波市纺织行业协会、
宁波市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协会、宁波市科技创新协会、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
宁波市塑料行业协会、宁波市服装协会、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