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46亿,同比增长30%。微信公众号数量达近千万,公众号文章日均PV(页面浏览量)已经超过30亿。海量的信息中不可避免的夹杂着恶意侵权的内容,损害权利人、用户的权利,破坏微信良好的生态环境。
如何保护用户的权益,保证微信生态健康发展?就成为广大用户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共同关心的话题。
七大规则构建微信的规则体系
“合法、真实、善意、负责、开放、拒绝骚扰、尊重权益,是微信规则的核心。在这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套清晰、完整、透明和可预期的规则体系。”微信法务总监黄嘉慧对微信的规则进行了阐述。这也是自2016年1月微信法务发布《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以来,首次全面地披露微信的规则体系。
其中,“合法”是指用户应该遵守法律规定,发布信息的内容、使用微信的行为都应当合法。对于内容违法或者涉嫌欺诈、传播不实信息等的内容,如果是微信公众平台内的文章,微信将予以删除或者屏蔽,对于外部链接,微信视情况采取拒绝访问、添加辟谣中间页、分享至朋友圈仅自己可见等方式处理。
“真实”是指用真实、合法的身份使用微信、参与微信平台的运营以及合作,不假冒,从事运营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定资质。如通过公众帐号发布时事新闻,应当具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提供数据的城市服务合作方应当对数据具有合法的使用权。
“善意”则是鼓励用户善意使用微信各项功能和服务,不使用非法第三方客户端、不使用外挂、不恶意注册帐号用于从事违法行为。比如,如果用户为了抢红包而使用所谓红包外挂软件,被投诉并经核实后,依照违规情况及严重程度,他的微信号将被限制部分功能甚至封号。
“开放”是指向合法合规的用户开放以及向符合微信价值观、遵守微信规则的用户开放。微信欢迎微信用户、公众帐号、开发者以及合作方通过平台公开的规则和流程获得微信提供的功能与服务,连接各类社会角色以及需求,但同时也拒绝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平台上的发生。
上线“原创声明”功能
多年来,微信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及平台效应,保护用户权益。其中,“原创声明功能”和“微信品牌维权平台”这两大革新性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再次成为今年公开课的亮点。
2015年1月,微信平台创造性地上线了公众帐号原创声明功能。帐号运营者自主进行原创声明后,系统会与公众平台内已经成功进行了原创声明的文章进行智能比对,比对通过系统会自动对文章添加“原创”标识,更好地保护了原创者的权利。
黄嘉慧介绍,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后台设置转载策略,对未经允许和禁止转载的原创内容,公众号平台对原创作者给予最大程度的保护。到目前为止,原创声明功能已覆盖文字、图片、视频等作品,并仍在不断优化和提升。而“赞赏”功能的出现,读者为内容自愿支付费用是对原创的尊重,也更加符合著作权保护的精神——为创造力付费。
在投诉流程方面,微信已经建立了全面、便捷的全电子侵权投诉系统,覆盖公众帐号和个人帐号。2016年3月以来,微信处理个人帐号的侵权投诉数量持续上升,其中2016年5月和6月达到9000多例。微信公众号文章侵权投诉中针对著作权的侵权投诉占比最多,约为41%;其次是针对人身权侵权投诉,占比为38%;针对商标权的侵权投诉占比10%,其他类型的侵权投诉占比为11%。
对于文章侵权,将会删除侵权文章。对于帐号类侵权,除清除侵权内容外,对于部分情节严重的帐号,将会视情况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门或全部功能、帐号封禁直至注销等措施。
与300余品牌携手打假
对于普通用户,面对众多品牌,缺少鉴定真伪的能力,一旦购买假冒低劣产品,遭遇维权难;对于品牌方,很难及时发现被侵权,即使发现被侵权,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为此,微信创造性地建立了品牌维权平台,以连接用户和品牌方,处理非法售假行为,有效保护了各方权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微信品牌维权平台自2015年7月试运行以来至今,已有来自全球93个品牌方、300余品牌接入,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品牌方3万余例侵权通知,共移除近3万例侵权内容。
以Louis Vuitton为例,LV接入平台以来,累计收到1.2万多例举报线索,通过与微信品牌维权平台合作进行鉴定,最终微信品牌维权平台核实后移除侵权信息6000余例。
8月23日,腾讯与英中贸易协会(CBBC)、在华国际出版商版权保护联盟(IPCC)签署微信知识产权备忘录。CBBC 和IPCC将向协会成员公司以及其他英国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提供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的使用指引,并与微信法务团队探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其他相关合作。这意味着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将更加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