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主页 >> 协会工作 > 工作动态 > >> 2017宁波企业IP国际研讨会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成功举办

2017宁波企业IP国际研讨会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成功举办

点击:500 2017-11-27 10:53:13
       2017年11月23日, 一场高端、专业的企业IP国际研讨会暨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宁波创新港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芬兰、德国、日本和国内共12位知识产权专家为宁波企业和知识产权界献上一场知识产权盛宴,分别就美国337调查、欧洲知识产权申报策略、欧亚专利申报特点、日本企业的权利化战略、中国企业IP管理策略、企业专利保护与突破技术壁垒对策、中国专利运营现状等国内外IP领域企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讨论。
       当前民营企业在参与全球贸易和国际合作中,涉及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涉外纠纷与争端逐步增多,此次研讨论坛旨在提高宁波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应对综合水平,增强其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处理知识产权风险和障碍的实务能力。
       本次论坛既有国外专家为企业介绍国外知识产权环境,又有知名企业职业知识产权经理为企业讲解具体对策,还有专家从知识产权案件入手,为企业介绍维权策略。这不仅是一场知识产权盛宴,更是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策略的“及时雨”。协会作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将不断通过一些活动,引进优质资源,为宁波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保驾护航。


   
科技局袁小林处长讲话
 

 
 
 
       Markku Simmelvuo先生是Papula-Nevinpat的董事长、总经理和高级合伙人。他是2017年芬兰专利代理人协会的主席,也是芬兰AIPPI的董事会成员。Markku Simmelvuo先生报告的主题是:“欧亚地区进行发明保护的不同方式”。Markku Simmelvuo先生通过阐述在欧亚地区进行发明保护的不同方式,给大家介绍了欧亚专利公约的系统概况以及一款著名的欧亚地区专利保护系统。他认为欧亚专利局为对“一带一路”感兴趣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好的选择,并且在规划国际专利组合时欧亚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川崎隆二董事长1999年9月至今就职于特许业务法人酒井国际特许事务所,目前担任所长代理兼第3技术统括室室长。川崎先生报告的主题是:“日本企业的权利化战略”。川崎先生讲述日本企业利用新出台的策略寻求速度快、范围广、力度强的授权,并对有代表性的IoT、AI相关领域的权利战略进行介绍。重点揭示了AI领域专利保护要点及权利要求的保护战略。
 
 
 
       张珣,浙江大学物理电子学博士,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级电工电子示范中心副主任。张总监报告的主题是:“企业专利保护与突破技术壁垒对策”。张总监从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出发,以智能家居行业和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数据分析提出现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突破专利壁垒的可能性并结合实际案例,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个人想法和建议,进而实现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企业增量式创新,避免陷入"专利陷阱"。

 
 
       姚李英博士,目前担任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负责专利相关工作。姚李英博士具有8年的从业经验,2016年评选为北京市优秀专利代理人,自2016年起担任首都知识产权运营委员会的主任。姚博士报告的主题是:“专利运营需谨慎”。该报告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现状进行对比,揭示我国当前知识产权运营的问题所在。从国家、企业和法律工作者三方面指出对我国知识产权运营不同主体的相应要求,即国家做知识产权运营应当以公益为主,引导重点行业健康发展,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国重点实体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企业做知识产权运营的核心就是增强市场控制力,增加知识产权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法律工作者则应以助力实体经济为己任,在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
 
 
 
 
       郝燕,目前担任上汽乘用车分公司知识产权经理,主要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以及纠纷处理相关工作。郝燕经理具有12年的从业经验,2016年评选为年度知识产权杰出经理人。郝燕的报告的主题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案例的对比和数据的分析,探讨符合企业行业特性和不同发阶段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价值等。本次报告将从企业管理流程的行业化、风险控制和知识产权运营三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适合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
 
 
 
       Metzler律师是德国科伦专利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拥有德国专利商标局、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欧洲专利局和欧盟知识产权局的代理资质。穆勒律师报告的主题是:“欧洲知识产权管理与申报策略及欧专局专利审查最新进展”。Metzler律师介绍了欧洲知识产权/专利的环境与官方机构。通过对一些中小企业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在欧洲布局知识产权/专利布局的原因、价值与策略。最后,介绍了欧洲专利局专利审查的一些最新情况,包括该局为加速审查而采取的一些有力措施。

 
 
       李迎春博士,资深专利代理人,现任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所长、宁波华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二星专利代理人。李博士报告的主题是:“企业专利挖掘要点”。首先介绍了开拓性发明、组合发明、选择发明、转用发明、用途发明、要素变更发明的挖掘要点,然后就四个层次具体剖析,分别是:就产品而言,技术层面的挖掘;产品延伸的生产工艺、控制方法、专用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等等的改进优化或者替代;因技术定位原因导致的未挖掘的专利;要求保护的专利在申请、答辩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影响到授权率。

 
 
       扈非律师,美国布林克斯律师事务所驻深圳代表处的代表。扈律师专注于国际知识产权研究,在通信技术、互联网、微电子等技术的专利申请、专利诉讼、337调查、商标诉讼、商标注册、技术交易等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扈律师报告的主题是:“美国337调查”。首先对美国知识产权诉讼数据进行展示,以此引出337调查。337调查和地方法院诉讼有差异性。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是一个拥有调查权、可以裁决涉及进口商品知识产权纠纷的政府机构。最后介绍337调查对象以及针对侵权的进口活动迅速提供补救措施。

 
 
       潘卫锋博士,2016年初与两名日本专利代理人创立东京栈桥国际特许事务所,成为合伙人之一,在中美日专利等知识产权国际业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潘博士报告的主题是:“中日专利申请现状及异同”。潘博士介绍了中国和日本专利申请及诉讼的现状、日本专利申请与中国的异同以及中国企业在日本申请专利的留意点等。由于日本市场与中国市场环境的差异较大,对于已经进入日本市场或者即将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尤其注意在日本使用实用新型专利风险,事先做好准备,以防陷入被动。

 
 
       钱航律师,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权益高级合伙人,全方知识产权创始合伙人。钱航律师报告的主题是:“外贸行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钱律师通过知识产权判决来看待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分别是:最近宁波“外贸OEM企业的商标侵权案”,上海的“一把椅子+知识产权=20万赔偿款案”,杭州的“外贸跨境电商第一案”三个判决,分别对应:商标、专利和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强调外贸的转型升级以及跨境电商的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企业在和国外客户,国内工厂签署协议中,都要注重知识产权条款的约定,同时外贸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外贸企业不仅关注中国国内得法律风险,也要关注境外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问题!